今天是 公历*年*月日 星期* 农历**年*月*日
当前位置:首页 > 理论研究

山东扶持保护一批濒危地方戏曲和院团

地方戏曲保护三位一体:剧目、纪录片和理论研究成果

      7月15日,山东地方戏曲大弦子戏《两架山》亮相香港“中国戏曲节”舞台,收获香港观众和专家的赞誉。令人想不到的是,这一脍炙人口的地方戏曲已经在当地销声匿迹了40多年。2014年才得以通过“依团代传”的方式重新挖掘进行保护传承。

  作为戏曲资源大省,具有众多本土地方戏曲剧种是我省戏曲的一大特色,吕剧、柳子戏、五音戏、豫剧、山东梆子、柳腔、茂腔等地方戏在我省具有广泛的发展空间和广阔的群众基础。近年来,我省对地方戏曲进行普查调研,并创新非遗保护、“依团代传”、理论研究等方式对濒危地方戏曲和院团进行保护和扶持,为地方戏曲的保护和传承提供全方位的保障。

  列入非遗让地方戏曲脱离生存困境

  去年8月开始,我省组织戏曲调研组赴全省各市开展戏曲专项调研。调研结果显示,目前山东省内存留的剧种有34个,除京剧之外的地方戏剧种有33个(含豫剧)。剧团(包括国有、民营和民间班社)数量少于10个的有26个剧种,其中有19个剧种仅有一个院团或民间班社。有专业国有艺术院团的地方戏曲剧种为17个,分别是吕剧、茂腔、柳腔、山东梆子、两夹弦、柳琴戏、大平调、柳子戏、四平调、枣梆、扽腔、渔鼓戏、五音戏、莱芜梆子、山东梆子、大弦子戏、豫剧。

  在这其中,一些剧种虽然没有专业剧团,但已列入国家级或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保护和传承。在利津县,原有的吕剧专业院团面对人员匮乏、经营困难等问题,生存压力明显。2013年,原先的利津县吕剧院整体合并到利津县文化馆。“这既保护了吕剧的专业院团,也充实了文化馆的力量。”利津县文化馆馆长张璐艳介绍说,“在整合了资源之后,我们文化馆现在的招牌特色就是吕剧的演出和辅导,现在每年能够有百余场的下乡演出,吕剧小戏到基层的辅导更是延伸到了每个乡镇。”

  除此之外,我省对于列入国家或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24个地方戏剧种所在院团,每团每年给予10万元至20万元的扶持资金;对65名国家或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每人每年给予1万元至2万元补助。在菏泽市,定陶区两夹弦非遗保护传承中心就是由之前的两夹弦剧团转型而来。定陶区两夹弦非遗保护传承中心主任侯彦丽介绍说,成为公益性事业单位后,演员们不再为谋生发愁,都能“以剧团为家”安心地排练、演出。2015年,两夹弦新编大型历史剧《春秋商圣》在济南首演就受到专家的认可:“创排新戏就说明了两夹弦有了创新发展的劲头。”对此,侯彦丽认为,正是国家政策的扶持,才让两夹弦“焕发新生”。“在政策的扶持下,现在两夹弦非遗保护传承中心不光能演出,而且还能排大戏。”

  “依团代传”让濒危地方戏后继有人

  在大弦子戏《两架山》亮相香港“中国戏曲节”的背后,不为人知的是大弦子戏沉寂的历史。曾经流行于鲁西南地区的大弦子戏,“文革”期间专业剧团被解散,后来一直未能恢复。2008年6月,大弦子戏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名录。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弦子戏传承人年事已高,保护和传承工作迫在眉睫。

  为此,菏泽市地方戏曲传承研究院和山东省艺术研究院探索了一条“依团代传”的创新传承方式。以菏泽地方戏曲传承保护中心的山东梆子剧团、枣梆剧团为依托,选调部分优秀中青年演员和学员学唱大弦子,解决了大弦子戏有剧种无剧团、有技艺无人传的难题,实现了剧团和剧种的双赢。2014年,大弦子戏《两架山》成功首演,得到了专家学者的高度认可。

  在大弦子戏《两架山》“依团代传”的保护和传承过程中,困难不是没有。没有现成的音像资料可供参考和借鉴,参演演员都是首次接触大弦子戏,跨剧种、跨行当学新戏给演员带来音乐、唱腔方面的困惑……导演周波带领演员一个个克服,从一些文字和老艺人的只言片语中寻找大弦子戏的艺术特点,一个手势、一个身段、一段唱词地向演员耐心讲解。“在原汁原味地再现大弦子戏艺术特点的同时,也进行了一定的创新。”周波说,“为了表现大弦子戏粗犷豪放的表演特点,我们在剧中设计了‘推圈’、‘踢脚’和丑角‘跳桌子’等形体动作,凸显了剧种特色,使其看上去火爆热烈,增加了可看性。”

  在菏泽市地方戏曲传承研究院院长徐向东看来,“依团代传”解决了地方戏曲保护和传承过程中“人才紧缺”的关键问题。“没有人来唱,地方戏曲很快就会衰弱。目前,‘依团代传’让大弦子戏有了演员,这只是为解决燃眉之急的措施。下一步的问题是要培养大弦子戏专业的人才,成立专业的剧团。”徐向东说。

  理论提升让地方戏曲流传百世

  在大弦子戏《两架山》成功复排之后,纪录片《扯不断的大弦子》和调研报告《地方戏曲濒危剧种的保护与传承模式研究:大弦子戏在山东的重生之路》也相继面世。剧目、纪录片和理论研究成果,三者共同组成地方戏曲保护的“三位一体”。山东省艺术研究院院长张积强认为,“三位一体”这一创新保护传承模式既有对地方戏曲保护和传承的实践,也有对地方戏曲的理论研究和提升。“对其他濒危剧种的保护与传承工作具有极强的示范意义,是戏曲理论联系创作实际的范例。”

  6月20日,冠县地方戏曲蛤蟆嗡大戏《武训舍情》成功首演,在大弦子戏“三位一体”的探索之后,冠县“蛤蟆嗡”剧种也将其成功经验引入剧种的保护和传承中。据了解,除了蛤蟆嗡大戏《武训舍情》外,“蛤蟆嗡剧种研究”和纪录片的拍摄也正在紧张进行。其中,理论研究内容涵盖蛤蟆嗡剧种发展史研究、蛤蟆嗡音乐研究、蛤蟆嗡表演研究、蛤蟆嗡剧目研究、蛤蟆嗡代表性人物研究等剧种本体研究;纪录片组则以媒体传播的视角,用镜头记录蛤蟆嗡剧种的历史和发展现状,同时对理论组和剧目组的工作进行跟踪记录,保留下最珍贵的影像资料。

  除了地方戏曲的“三位一体”保护模式之外,我省以“音配像”、编写丛书等方式加快地方戏曲的理论研究。目前,我省先后完成了山东梆子、大弦子戏、五音戏等三个剧种的10部代表性剧目“音配像”工作;抢救完成了60余部老艺术家或优秀剧目的音视频资料的数字化转换。组织专家对山东地方戏生存发展现状、发展流变进程、代表性经典剧目进行了大规模、全方位梳理,编写出版了《山东地方戏丛书》;组织山东省艺术研究院和山东省吕剧院、山东省柳子剧团、淄博市五音戏剧院分别编写了本剧种理论研究、代表唱腔结集,不断推出新的地方戏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