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棒——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校本课程暨美术教育‘高参小’成果展”在山东美术馆开幕
5月14日,由中国美术家协会美术教育委员会主办、山东美术馆承办的“接棒——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校本课程暨美术教育‘高参小’成果展”在山东美术馆开幕。展览展出全国15所中小学非物质文化进校园课程暨美术教育“高参小”成果,涉及山东潍坊杨家埠风筝年画、山东面塑,浙江杭州丝绸扎染、桐乡蓝印花布、温州乐清民间剪纸,江苏无锡刺绣、惠山泥人,云南滇派硬翅风筝,沈阳关氏皮影,藏族服饰等非遗艺术样式。展览同时展出专注于以中国传统艺术新语言与国际对话的当代艺术家徐冰、唐承华、邬建安的部分艺术作品。
开幕式现场
中国美术家协会美术教育委员会主任、中央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高洪,中国美术家协会美术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钱初熹,中国美术家协会美术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山东师范大学教授孔新苗,中国美术家协会美术教育委员会副主任、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院长余丁,中国美术家协会美术教育委员会委员、湖北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刘茂平,中国美术家协会美术教育委员会秘书长、中央美术学院院长助理王晓琳,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策划部程勤,中国美术家协会综合材料绘画艺委会秘书长、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教授唐承华,中央美术学院教务处副处长吕明、教授陈淑霞、黄勇等领导嘉宾专程从外地赶来参加了开幕式。山东省文化厅副厅长李国琳,山东省教育厅体卫艺处处长孙乐为,山东省文化厅非遗处副调研员蒋士秋,山东美术馆馆长、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席张望,山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岳海涛,济南市教育局党委委员、济南市政府教育督导室主任督学王学东等省内领导嘉宾、教育界、美术界、媒体记者、现场观众近千人参加了开幕式。李国琳、张望、高洪分别致辞,王晓琳宣读中国美协常务副主席徐里为展览开幕发来的贺电,潍坊市寒亭区外国语小学肖秀梅作为非遗项目进校园校本课程学校代表致辞,开幕式由山东美术馆副馆长刘喜欣主持。
山东省文化厅副厅长李国琳致辞
李国琳在致辞中强调,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近年来,省文化厅开创了一条研究与保护并举的非遗传承保护的道路,依托专业单位推出了一系列非遗品牌项目。今年年初,济南、德州、聊城等地纷纷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越来越多的非遗保护机构也开始重视与学校的联合,通过邀请传承人现场展示、让孩子们参与互动,甚至编写教材等方式,推动非遗在校园“扎根开花”。本次展览展示的丰硕成果充分证明了课程的“接棒”,使得非遗得以顺利传承,并通过非遗资源的现代转换,培养了青少年的审美创造能力,创造了非遗现代传承新形式的契机,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深层次地讨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代语境中进行的体验、传承、转换与创新。
山东美术馆馆长、山东省美协主席张望致辞
张望在致辞中介绍,于近日开幕的第57届威尼斯双年展上,中国民间艺术、“非遗”项目首次以主角的形式参与,以反传统的方式致敬传统,呈现出传统艺术罕见的模样,这也是国际当代大展中拥抱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端。当代语境下,大众对于非遗呈现出更加开放的态度,当代艺术与非遗的结合呈现多元化特征。本次展览就将这种多元化很好地呈现出来,也将非遗与审美教育紧紧地结合在一起。
中国美术家协会美术教育委员会主任、中央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高洪致辞
高洪在致辞中介绍,本次展览是中国美协美术教育委员会在基础美术教育阶段、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切入点的探索成果展示,也是委员会成立后首次的大规模展览活动。全国各地中小学校启动“非遗”进课堂项目,特别是进入美术课堂,把“非遗”与审美教育及创造力培养结合起来,在国家美术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校本课程。中国美术家协会美术教育委员会高度重视基础美术教育中的“非遗”课程,一方面可以通过课程“接棒”,使得“非遗”得以传承,另一方面,又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资源的现代转换,培养青少年的审美创造能力。“非遗”课程正是基于传承与创新的双重任务,进入中小学课堂的。
中国美协美术教育委员会秘书长、中央美术学院院长助理王晓琳宣读中国美协常务副主席徐里贺信
徐里在贺信中表示,中国美协支持美术教育委员会的本次活动,希望通过培植和树立全国优秀的中小学美术校本课程的典范,鼓励全国基础教育的院校师生共同研究与探讨“非遗”校本课程如何在基础教育中开展并发挥积极的作用,重视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承担起时代赋予的使命,培养与提升作为祖国接班人的青少年的审美能力与创造能力,在文化与艺术教育的层面承担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责任,为下一代铸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的文艺高峰做出铺垫性的重要贡献。
参展中小学代表、潍坊寒亭区外国语小学肖秀梅发言
肖秀梅在发言中感谢了主承办方对活动的大力支持,各界对非遗事业传承的关心和支持,她分享了潍坊寒亭区外国语小学在非遗项目进校园校本课程项目中开展实施的全过程,以及师生在非遗校本课程《杨家埠的风筝与年画》中的收获。她认为,“非遗课程”已经开始让越来越多的青少年了解并热爱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
山东美术馆副馆长刘喜欣主持开幕式
领导、嘉宾合影
开幕式之后,在山东美术馆国画教室举办了展览学术研讨会,高洪、钱初熹、余丁、刘茂平、王晓琳、程勤、唐承华、吕明等以及全国15所中小学的非遗项目进校园相关负责人参加了研讨会。研讨会由孔新苗主持。
研讨会现场
研讨会上,发言嘉宾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介绍并肯定了项目和展览的重要意义。他们认为,在新的语境下,非遗传承应该重视把握文脉,直达非遗的内在精神;不断推出文本,发掘非遗艺术的新语言;精准传授文法,掌握非遗传承的方法论。本次活动,在项目成果展示的基础上,更加重视青少年对材料与创作过程的认知,有利于他们思维的创新,把非遗从碎片化和个人化的体验转化成课程体系化和系统化的理论认知。
据悉,本次展览将呈现从全国“非遗”校本课程精选出来的部分教学成果,不仅展现“非遗”转化为校本课程的成果——囊括了校本课程的教材、学生的习作、非遗项目的新闻报道,文献手稿、笔记,图片样式,原样范本;而且还将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向校本课程转化的过程,力图全面呈现非物质文化遗产转换过程中非遗项目的材料、工艺、图案、拆解流程等。
展览现场
在此基础上,中国美协美术教育委员也动员高等院校从事基础美术教育的专家,对于中小学的课程进行指导,并在展览中展示了“高参小”的部分成果。所谓“高参小”是指高等美术院校参与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寄期透过搭建小学美术活动平台,探索高校与小学互动新机制,建立非遗现代传承新形式的契机,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深层次地讨论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在当代语境中进行“体验”、“传承”、“转换”、“创新”。
展览将持续至6月28日。
展览现场
接棒——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校本课程暨美术教育“高参小”成果展
主办单位:中国美术家协会美术教育委员会
承办单位:山东美术馆
展览时间:2017年5月14日至6月28日
展览地点:山东美术馆二楼B4、B5展厅
展览内容:精选部分全国“非遗”校本课程教学成果、高等美术院校参与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成果等